黑龙江省科学院是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始建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分院。主要开展应用基础、战略高新技术、重点公益科学研究;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中试基地;拓展国内、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开展参与制定黑龙江省科技发展规划、计划;受省政府委托,承办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合作事宜。目前已形成学科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科研院所体系,在全省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前沿骨干作用。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始建于1978年,是黑龙江省科学院所属的6所4院3中心之一。经过数十载的发展与积淀,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拟更名为黑龙江省智能制造研究院)已发展成为一个融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研究所现有科技人员120人,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科技人员80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单位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拥有黑龙江省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3D测量技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自动控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黑龙江省智能制造系统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多个创新及技术服务平台,作为理事长单位牵头组建省黑龙江省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黑龙江省轻量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俄罗斯、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国际科技合作关系。
主要从事智能制造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决策和机电一体化等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和公共服务。近年来,围绕国家和龙江经济发展中亟需的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发挥现代控制理论和管控一体化技术优势,开展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基础和前沿高技术研究,服务黑龙江省的装备制造业、农业与深加工、石油与化工、煤炭与电力、新能源、林业、水利与水处理等行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30余项,取得科研成果200多项、专利160多项。
当前,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智能制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在增材制造、先进制造、轻量化制造、计算机决策、机电一体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系统等技术领域,以全省制造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展智能制造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解决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和实际需求,为政府部门提供支撑服务和决策支持,全面提升黑龙江省智能制造产业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实力。